明确任务,新学期教学这样干!

作者: 时间:2025-02-24 点击数:


开学第一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分别召开了新学期专题工作会,副院长陈园园出席并指导工作,各教研室教师参会,会议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教研室工作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围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展开深入研讨。教师们分享了上学期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谭顺教授就本学期原理教研室的教学改革重点进行了阐述,分别就十个教学专题讲解了教学思路,强调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改革实效。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各位老师依次阐述了自己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大家围绕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内容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考核评价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交流过程中,老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中的心得和经验,也对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做法和设想。此外,老师们还探讨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教学形式。例如,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包括关键词微课程、更新题库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运用AI等资源辅助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教研室主任郑娟对过去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与总结,肯定了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与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围绕新学期学院教学工作重点规划做了总结部署。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在会上重点研究了新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教研室主任李文英介绍了本学期教研室总体的工作思路、工作计划和要求,并对重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要求教研室全体教师充分准备好新学期的教案、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等教学材料,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着重探讨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教研室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建言献策。张弘毅提出,可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慕课资源拓展教学深度;王盛吉建议加强"专题式教学"设计,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串联知识点;闻文则从考核方式改革角度,提出增加过程性评价比重。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集体备课制度,推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围绕新学期工作规划,教研室主任张岩竹作总结部署。她指出,本年度教研室将重点落实三项任务:一是完成新版课程大纲修订与配套课件完善;二是推进期末考核程序优化,增强考卷质量;三是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参加教学竞赛。


(五)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围绕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挑战展开了热烈讨论。王震教授提出,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意识形态培训;另一方面,还要对错误观点进行正面回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念。宋超女认为,在AI时代,教学还需在方法上进行创新和调整。邱叶副教授表示将继续探索教学改革方面的课题与文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张巧穗则从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方钦拓展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开展了通识课的教学。教研室主任夏萍作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部署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和重点工作。她指出:一要加强课程调研,及时调整并优化教学内容,做好课改前的准备工作;二要注重持续更新教学资源,更新完善题库、补充和优化教学案例;三要注重教学和科研的进一步结合,争取取得更丰硕的成绩。


陈园园在各教研室的会议上认真听取了教师们的工作汇报和讨论情况,并传达了学校及学院关于本学期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她指出,今年是马院教学改革年,本次改革以"深化思政课内涵建设、提升育人实效"为核心目标,重点聚焦"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三大方向,充分落实到线下第一课堂,实践第二课堂以及网络第三课堂中。具体规划包括:修订完善课程大纲、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推行"专题+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鼓励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本次各教研室的学期初教学工作会,明确了新学期教学改革重点和目标,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各教研室教师纷纷表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于新学期的各项任务中。


版权所有 © 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宁波市风华路201号宁波工程学院东校区西一六层  邮编 315211  联系电话:0574-87610167/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