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经验”与“乡村振兴”主题学习之旅

作者:张巧穗 时间:2023-11-07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浦江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质量发展,113日至4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学院全体教师一行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足迹,赴浦江县月泉中学、“江南第一家”、新光古村等地开展学习践行“浦江经验”活动,在实境实景中感悟“浦江经验”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113日下午,在浦江县月泉中学,大家通过参观“浦江经验”展陈馆、接访室原址,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了解“浦江经验”的生动实践和深化发展情况,为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的系列课题研究拓展了思路。


随后,大家来到位于浦江县郑宅镇的“江南第一家”。通过参观九世牌坊群、廉政教育展厅、郑氏宗祠等教育点,大家实地感受了郑氏家族以义为重、廉洁自律的孝义家风,深刻领悟了“郑义门”家规中蕴含的为官做人之道和有序、师俭的廉政文化,这对于全院上下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具有启迪作用。



接着,在浦江县黄宅镇境内的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大家深入学习了解了“万年浦江”称谓的由来以及上山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这对于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从而为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提供了素材。


114日上午,马院教师一行前往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参观了国家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廿玖间里”,在徽派建筑风格的古村落中,体验了一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光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发展乡村的实际成果。



下午,在浙江浦江货郎先生工贸有限公司(总部),企业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货郎精神”是如何让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的,这其中,信息化是货郎先生重塑发展的加持利器。



此外,马院教师一行还参观了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浦江县博物馆等。马院教师均表示此次行程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地方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悠久而常新的魅力,这为思政课教师用好身边的资源和案例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提供了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同时,本次调研活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的两个社科研究基地(宁波市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基地)的研究内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服务地方,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版权所有 © 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宁波市风华路201号宁波工程学院东校区西一六层  邮编 315211  联系电话:0574-87610167/6118